李红老师“师徒结对”活动总结
2021年秋,为乡村振兴,巩固脱贫,助力甘洛县青年教师成长,培养出业务突出,担当有为的骨干教师,带动学校以及本县教师的教育科研,建设县级学科骨干教师团队,创乡村接续振兴之路,借领航计划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发挥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的作用,经甘洛县教体科局与窦继红校长工作室协商,决定举办甘洛县初中数学学科第二期北大支教李红老师师徒结对活动,通过网络研教,进行教育帮扶,引领教育发展。
第二期“师徒结对”活动的主要形式是通过网络远程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研修活动,要求指导老师及时反馈结对教师教育教学教研中的问题,跟进并指导结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定期开展网络教研活动,针对“双减”之下的教育教学、作业设计等内容进行培训与研讨。
1、关于“网班”教学的听课与交流
本学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兰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分别于2021年10月17日、2022年3月15日开始进行线上教学。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积极响应兰州市教育局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学校教务处精心组织,科学合理的安排线上教学,甘洛县初中数学李红第二期结对活动线上听课活动同步开展。结对的10位老师根据自己网班课情况,安排李红老师的线上教学听课活动,一学年中每位老师听课均达12节以上。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线上听课活动中,甘洛县教体科局教研室王琼老师对结对老师们提出要求:积极参加线上听课活动,教学问题及时向李红老师汇报、沟通,进行交流学习。对经常与李红老师互动的甘洛中学杨昌美老师、张森老师,民族中学的李英老师,新华中学的李俊老师,民族寄宿制学校的唐小茹等老师提出表扬。
一年来,结对老师在甘洛县教体课局教研室的组织下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活动,李红老师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了全面指导。
甘洛中学网班直升班张森老师执教的公开课“北师大版七下《感受可能性》”, 师徒进行研课磨课,王琼老师现场进行的听课与评课,对本节课设计中引入环节的巧妙构思与PPT精美制作给予肯定,也同时指出本节课还是放开手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学生感受可能性,体会统计概率思想。甘洛各初中学校网班(与成都七中同级同步同资源授课)执教老师全部进行了认真的听课,评课。
甘洛民族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李英老师对人教版九上《圆》一章进行教材的深度研习,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整合,对《圆的定义》一节尝试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在让同校教研组同事听课,评课,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并与李红老师沟通交流,仅教学设计就改了四稿。
结对的老师对线上听课进行了积极评价,例如甘洛中学(初)杨昌美老师在听完《5.1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后总结到:“我觉得解这里讲的超级到位,简单明了,利用类比又直接到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生容易接受,在整堂课中,重难点突出,题型典型,一个字,棒!”。课后互动交流中李红老师指出,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是教学关键点,对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个数,或非负整数解的理解,求解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都有直接的作用。概念教学应该从概念的生成入手,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一年来,结对老师在线上的交流通畅,线上教学方面问题的交流、网络教研已常态化,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甘洛县教体科局教研室+7所学校,在网络的大平台上实现了快捷、灵活、有效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每个老师在一边学习一边教学得到了有力的教学支撑,教学能力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在线上与线下不断的听课,研课、磨课中,单元教学的思想逐渐形成,并使之落实在自己的教学中。
2、关于“双减”之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研修活动
指导教师李红参与由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22)”培训项目,兰州市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担任甘肃省继教网中心主讲教师,在相关培训项目活动中,结对老师也同期参加了《基于课例—“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教学的评课与研课方法》(2021.12.2 腾讯会议+PPT)《我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3.12日 腾讯会议+PPT),《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与教学》(3.17腾讯会议+PPT),《中小学常用数学思想教学与实践》(3.27腾讯会议+PPT)等李红老师的讲座培训。
3、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学习研修活动
甘洛县教体科局数学教研员王琼老师组织结对老师学习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史宁中教授的讲座《初中数学课标的变化—对教学的启示》(4.9)(视频+PPT+文字),《美与数学》(视频+PPT),并进行了学习笔记分享。
为更好的研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在甘洛县教体科局教研室、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李晓东金城名师工作室、窦继红名校长领航工程工作室的共同努力协作下,组织开展结对师徒线上线下参加兰州2022第十期“名师大讲堂活动”。本次活动由兰州市教育局组织,兰州市小学师资培训中心负责安排,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李晓东名师工作室承办。活动主题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修,“深度学习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研修。“深度学习”同课异构课例观摩《《三角形》回顾与思考》由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祁乐珍老师、魏艳老师两位老师执教,李红老师作课例点评;李晓东老师作“名师讲座”《深度学习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吕世虎教授作“主题讲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通过这次活动,结对老师深受启发,收获颇丰,并希望多开展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时有效的线上交流教研学习活动。结对老师积极地撰写了观后感,李红老师为帮助结对老师更好的理解2022版《课标》,进行了相关资料的分享。
二、工作成绩:
1、这一年来结对老师在不断的听课、研课、磨课中,专业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甘洛县教体科局于2021年下发了《关于举办甘洛县2021年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的通知》(甘教体科发[2021]160号),结对老师积极参与,精心准备。杨昌美,李英,唐小茹三位老师荣获一等奖;伍星、刘金林两位老师荣获二等奖;巴尔尔金老师荣获三等奖,教学竞赛活动于2021年2月25日圆满结束。
2、凉山州教育教研课题《以网络教研提升彝区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实践研究》结题,师徒结对活动的罗艳老师,王琼老师,李红老师为课题组成员。
3、每位都圆满完成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共提交教学设计17篇,作业设计2份,教学反思总结15篇,论文5篇,优质课7份视频课7份。
民族中学李英老师在《圆》一章教学反思中写道:“我将我的课堂教学按照: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丰富化,丰富问题质量化原则,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开始注重关注学生的“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课堂中“师生双愉”。
民族中学伍星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对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说课。
民族中学巴尔尔金老师在精品课的准备过程中说:“在此次活动中,我收获到一堂课下来,必不可少的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说课稿。在完成精品课作业后,针对学情,对“双减”背景下分层作业设计《平行四边形》进行了尝试”。
甘洛中学杨昌美老师在人教版八上《15.1分式》一节的教学设计中,较好的在章头课体现出单元教学的思想,并且对作业进行了较为科学、合乎实际情况的设计。
甘洛中学马宁老师说:“通过结对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很实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史宁中教授,吕世虎教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中,对数学是什么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数学教育就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间,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学习,发奋钻研业务,在教学中课前精心设计与准备,采用不同的切入点、科学的教学过程、方法,做细做实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甘洛中学张森老师在对微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结果形成论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研究》。
甘洛民族寄宿制学校网班教师唐小茹老师在学习总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合》中谈到:“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一改以往长时间备课和板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可以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指导学生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并且对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能够在课堂上多节省出来一些学习时间,这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因此通过都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较为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总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与数学学科深度整合必将成为现代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
普昌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刘金林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如何解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出《如何培养彝区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初中生选择题得分率》的教学策略,并在全县的大教研活动中作专题讲座。
民族中学巴尔尔金老师说:“……自从跟着李老师学习以来,先是跟着李老师在钉钉上学习,学习李红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思维,经过两周的学习,我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了从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书本内容,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点课外知识,上课中更注重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及课堂气氛,也会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调整教学课件,尽量让大多数学生听懂当堂课时内容,关心学生知识掌握量,根据程度不同,在给与讲解。从师徒结对我了解教学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之后。我在教学中更加自信了,还参加了省上开展的“教学大比武”,虽然结果还未知晓,但在磨练中成长了。另外,前不久,我还参加了甘洛县教研室组织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收获到一堂课下来,必不可少的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说课稿”。
玉田中学李物更老师在结对活动中,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 精心打造精品课一节《多边形内角和》,并探索进行作业设计《多边形内角和》,结合学校教研活动,参与集体备课,关注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找问题, 为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大胆实践创新,回归数学本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新华中学年轻的李俊老师勇担重任,是新华中学第一届“网班”的班主任,承受来自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及教学的多重压力,回顾一年的学习,收获多多:“在教科局及教研室组织的“师徒结对”活动,使我获益匪浅,师傅李红老师的“传、帮、带”加速了我的成长。 在李红老师和教研室王琼老师的的关爱下,我逐渐适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懂得如何设计一场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在成长中变得成熟、坚毅!”。
撰稿:李红 王琼 编辑:赵婷 宋晓丽 审核:窦继红
![]() |
![]() |
![]() |
![]() |
![]() |